【摘要】
|
事件:中国华电20GW年度组件框采项目将于8月19日开标。
点评:市场预期,龙头企业将遵循“不低于成本价”原则参与投标,这有望推动组件端实现“成功顺价”,为光伏产业链的价格稳定与市场信心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自2025年6月下旬起,中央“反内卷”政策引领下,各部委与行业协会积极行动,通过产业调研与座谈,为政策出台与实施做好研究论证,助力光伏产业信心恢复。价格方面,硅料企业坚守“不低于全成本”原则上调报价,带动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上扬,但终端业主对调价的接受程度尚不明确,价格传导尚未完全实现。
近期,华电集团20GW、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项目陆续开标,成为市场重要观测窗口。若价格环比改善,将反映下游市场对组件涨价的接受度,检验“反内卷”政策下价格传导路径的通畅性。
行业周期双重视角:政策引领与量价供需互动
自2025年6月下旬起,中央“反内卷”政策引领下,各部委与行业协会积极行动,通过产业调研与座谈,为政策出台与实施做好研究论证,助力光伏产业信心恢复。价格方面,硅料企业坚守“不低于全成本”原则上调报价,带动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上扬,但终端业主对调价的接受程度尚不明确,价格传导尚未完全实现。
产业链价格及出货量情况
2025年6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为14.36GW,环比下降85%,但1-6月累计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尽管6月装机规模下滑符合预期,但全年需求增长仍可期。
市场曾担忧国内抢装潮过后,产业链排产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Info Link统计,8月组件排产维稳,产量预计52-53GW,环比持平。考虑到上半年海外需求因国内抢装延迟到下半年交付,美国大而美法案要求光伏项目2027年底前投入使用,这或驱动抢装潮。央国企组件集采密集启动(华电集团20GW、华润电力3GW),我们认为下半年需求韧性较强,有助于产业链涨价逐步传导。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出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硅料:7月硅料排产预计为54.55GW,环比6月增长12%。8月,多晶硅产量预计环比增加约25%。
自7月份多晶硅价格调至成本线上以来,头部企业签单量相对较大,去库程度明显,个别企业甚至清库,无余量可签,故本周头部企业成交价整体持稳,个别订单小幅上调。此外,头部企业签单饱和后,市场需求余量转至其他硅料企业,而中部企业相对较高的成本同样对本周整体价格形成支撑。
本周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维持在9家,按当前排产计划,8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2.5万吨,9月份部分复产产线继续放量,国内产量或将继续增至14万吨左右,而同期硅片产出基本持稳,多晶硅库存将在高位基础上累增超过5万吨,市场供需失衡的困局再次加码。
为缓解供需压力,部分硅料企业正计划协同限产。若限产落实到位,9月份产出有望环比持平,供需压力暂缓。综合来看,短期内多晶硅市场仍将靠成本保价,供需基本面影响有限。但当前的市场主流签单模式大多以双经销或高性价比采购为主,仍未恢复至理性市场的常规采购状态。因此,预估当前价格已逼近阶段性高点,在产业政策或终端需求无重大变动前,多晶硅市场价格将逐渐趋于平稳。
硅片:7月硅片排产预计为52GW,环比6月下降11%。8月,硅片排产小幅上调,专业化企业代工产量较上半年明显增加。
电池片:7月电池片排产预计为57GW,环比6月下降1%。8月,电池片排产预计为58.59GW,月环比上升0.6%。
组件:7月组件排产预计为52.53GW,环比6月下降9%。8月,组件排产维持稳定。
政策展望与市场预期
顶层机构对“反内卷”的决心坚定不移,一系列相关举措有望陆续落地。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方面,硅料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能耗管控(工信部对多晶硅展开节能监察,要求各地9月底前报送结果)与产能收储(收购规模、产能估值有待解决)或将同步推进,这将有效带动产能与产量下降,驱动产业链供需再平衡。
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光伏产品收储政策出台,但政策层面已多次释放解决光伏行业结构性矛盾的信号。7月3日,工信部召开座谈会,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政府通过指标管控、融资收紧等措施限制增量产能,行业协会推动头部企业自律限产。7月,国内十大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多晶硅的减产执行力度超预期。若限产落实到位,9月份产出有望环比持平,供需压力暂缓。
光伏企业在当前光伏行业内卷和经营承压的大背景下,债务压力凸显。随着政策层面强调反内卷以及二级市场的积极反馈,光伏头部企业通过下修可转债转股价格有望推动可转债转股并缓解债务压力,实现化债的效果。
8月14日,天合光能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下修正“天23转债”转股价格的议案》,同意将“天23转债”转股价格由25.00元/股向下修正为16.00元/股。2025年3月,隆基绿能将“隆22转债”转股价格从58.28元/股下修至17.50元/股;2025年7月,晶澳科技将“晶澳转债”转股价格从38.22元/股下修至11.66元/股。结合本次天合光能下修可转债转股价格,2025年以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均已下修可转债转股价格。
美国IRS更新关于清洁能源税收抵免中“项目开工”要求指引,严苛程度有所宽松,利好美国各类型光伏项目需求,带动相关美股大涨,也可关注A股相关机会。
小结
在政策推动与市场供需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升趋势,出货量在各环节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尽管政策层面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但产能过剩、市场需求遇冷等问题仍对行业发展构成挑战。展望未来,光伏行业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优化产能结构,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贸易壁垒的挑战。
参考研报
20250818-世纪证券-装备制造行业周报:关注光伏政策落地
20250817-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周报:美国光伏迎利好,AIDC不惧高,风机中标价维持强势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提供给九方金融研究所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用于市场研究、讨论和交流之目的。 未经九方金融研究所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本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以任何第三方。如需引用、或经同意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九方金融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于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市场公开消息和数据整理,本公司对报告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任何陈述和保证。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反映撰写者在报告发出当日的设想、见解和分析方法应仅供参考。同时,本公司可发布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结论有所不同的报告。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投资顾问:于鑫(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