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海外:头部企业量产在即,多方巨头持续布局。
特斯拉:11月19日官网发售1:10比例的Optimus可动模型,售价40美元,结构上有20+可动关节,配套迷你充电座模型。
英伟达:11月14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计划于1H25推出面向人形机器人的JetsonThor计算机。
Figure:11月20日发布视频,Figure02机器人在宝马工厂中执行零部件分类工作,较此前的速度提升4倍、可靠性提升7倍,每天完成1000次投放工作。
Agility:11月14日在全球技术会议网络峰会宣布获得舍弗勒投资,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舍弗勒计划从Agility购买人形机器人用于其全球工厂网络。
国内:巨头入局牵引行业,国产人形机器人进展加速。
宁德时代:11月15日据36氪报道,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为投入工厂应用准备;同时宁德时代内部的21C创新实验室已成立20人左右团队自研机械臂。
长安汽车:11月15日在广州车展宣布,规划2026年/2027年前推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产品,规划5年内投入500亿元+。
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形成国内华为、海外特斯拉两条投资主线,特斯拉目前进入量产落地预期中,特斯拉年底可能冻结方案及发包有望带来供应商范围收敛聚焦;而华为则处于0-1阶段,带来新投资机遇。
类比华为布局整车行业,其主要参与电动智能零部件/产品定义/渠道营销等环节,硬件采用合作代工模式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效仿,对应此前合作的整车企业及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均有望进入,此前华为链及对应技术路线标的均有映射机会;类比2023年特斯拉机器人,市场关注度高、量产时点距离远、以事件催化为主,关注产品发布更新、送样交流、国内外大型展会等关键节点。
华为: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现场与16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包括兆威机电/禾川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中坚科技/乐聚/大族机器人等。
华为此次成立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并与 16 家企业签约合作,是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一方面,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华为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具身智能生态系统。这有助于华为拓展业务领域,从传统的通信和信息科技领域向智能硬件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具身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华为通过提前布局,可以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增强其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竞争力。
签约企业分析:
(一)乐聚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动作模仿、平衡控制等方面表现出色。在与华为的合作中,乐聚机器人可以利用华为的通信和芯片技术,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性能。例如,通过 5G 技术实现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效率。同时,华为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乐聚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指令和环境信息,拓展其应用场景,如在娱乐表演、教育科普等领域的应用。
(二)兆威机电:专注于微型传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在具身智能产业中,微型传动系统是机器人实现精确动作的关键。例如,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手部抓取动作都需要高精度的传动装置。兆威机电与华为合作,可以将其微型传动技术与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华为的平台优势可以为兆威机电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产品在更多类型的具身智能设备中得到应用,如小型服务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等。同时,华为的技术指导和资源共享也有助于兆威机电进一步改进其传动系统的性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公司最开始做电机齿轮起家,公司在微型驱动领域有着二十多年的深厚积累, 10月下旬,深圳先进院与兆威机电成立了“灵巧手智能系统创新联合体团队”共同研发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灵巧手智能系统,能让灵巧手可以在50秒内实现‘位置到达任务’的自主学习,例如”灵巧手“不依赖人类的先验知识,很快自主探索学会拧瓶盖这样的动作。
11月14日,兆威机电推出手指集成驱动的高可靠灵巧手。该产品采用了独特的单关节驱动技术,整手配备了17个主动执行单元,其中单指可达3个及以上主动执行单元,实现了类人手的灵活性和高集成度。同时,兆威机电自主研发的柔顺控制算法,使灵巧手能够执行复杂的抓握任务,为智能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可能性,可适应工业生产、特种作业、生活服务等复杂多变的操作环境,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三)深圳市大族机器人:大族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机器人产品以高精度、高负载能力著称。与华为合作后,大族机器人可以借助华为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机器人之间以及机器人与生产系统的互联互通。这对于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大族机器人可以通过华为的网络技术与其他生产设备协同工作,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华为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大族机器人更好地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预测,减少停机时间。
(四)墨影科技:在移动机器人和智能物流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其研发的移动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物流环境中自主导航和搬运货物。与华为合作,墨影科技可以利用华为的室内定位技术和高精度地图绘制技术,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导航精度和路径规划能力。华为的云计算平台可以为墨影科技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用于处理大量的物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方案。这将有助于墨影科技在智能物流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五)拓斯达:一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其业务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等多个领域。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拓斯达可以将华为的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边缘计算可以使机器人在本地快速处理数据,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华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拓斯达优化其注塑机等设备的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例如,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调整注塑参数,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公司10月与华为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工业机器人产品,同时开发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采用了华为的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拓斯达通过将该系统部署在机器人云端服务器、边缘数据中心及端侧工业控制系统中,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这种控制平台显示出极高的适应性,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灵活性。
(六)自变量机器人:在特种机器人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其产品可应用于危险环境作业、军事侦察等特殊领域。华为的安全通信技术和加密算法可以为自变量机器人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安全保障。在与华为合作后,自变量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或敌对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和数据交互,确保任务的顺利执行。此外,华为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增强自变量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使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反应。
(七)华龙讯达: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与华为合作,双方可以在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华为的 5G 工业模组可以为华龙讯达的解决方案提供高速、低延迟的通信支持,实现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同时,双方可以共同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工业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八)深圳华成工业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制造等行业。与华为合作,华成工业控制可以利用华为的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提升其控制系统的性能。华为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可以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同时,华为的芯片可以满足工业控制设备对计算能力和实时性的要求。双方合作还可以共同开发智能化的工业控制解决方案,提高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九)中坚科技:在园林机械等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具身智能产业中,其机械制造技术可以为户外作业机器人等相关设备的研发提供支持。与华为合作,中坚科技可以将华为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园林机械的升级改造。例如,通过添加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使园林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草坪的高度、形状等信息,并进行精准修剪。同时,华为的电池管理技术可以延长园林机器人的续航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
公司前期投资了挪威知名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1X,而且是1X的零部件供应商。今年初中坚科技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曲线,10月中旬,中坚科技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中坚智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用以推进海外智能机器人产品的商务和产品配套合作,主要就是与1X公司在供应链上进行合作。1X背后其他股东还包括全球顶尖AI公司Open AI。
(十)埃夫特:是一家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其产品在汽车制造、3C 产品制造等行业有广泛应用。与华为合作,埃夫特可以借助华为的人工智能视觉技术,提升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在汽车焊接、零部件组装等环节,更精准的视觉识别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减少次品率。此外,华为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埃夫特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方便企业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机器人进行统一管理。
(十一)北京创新乐知信息技术:在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有一定专长。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可参与具身智能相关软件的开发。例如,开发智能机器人的操作界面软件,使其更易于用户操作和编程。同时,利用华为的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此外,创新乐知信息技术还可以与华为共同开发智能体的学习算法和决策算法,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更先进的软件解决方案。
(十二)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数字华夏深圳科技在数字孪生等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具身智能产业中,数字孪生技术可以为智能体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与华为合作,数字华夏深圳科技可以利用华为的云计算和建模技术,构建更精确、更复杂的数字孪生模型。例如,为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创建虚拟模型,模拟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潜在问题,从而减少研发成本和时间。同时,华为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数字孪生模型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十三)北京中软国际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中软国际教育可以与华为合作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一方面,为华为和合作企业培养具身智能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机器人编程、传感器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与高校等教育机构合作,推广具身智能相关的课程和培训体系,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这有助于解决具身智能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浙江强脑科技: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具身智能产业中,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实现人类大脑与智能体之间更直接的交互。与华为合作,强脑科技可以利用华为的硬件平台和信号处理技术,优化脑机接口设备的性能。例如,提高脑电信号的采集精度和识别准确率,使智能体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人类的意图。同时,华为的通信技术可以确保脑机接口设备与智能体之间的稳定数据传输,拓展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十五)佛山奥卡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等领域有一定的产品基础。与华为合作后,奥卡机器人可以利用华为的智能语音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升其产品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智能语音交互,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对清洁机器人下达指令,设定清洁区域和模式。华为的物联网技术可以使奥卡机器人与家庭中的其他智能设备互联互通,实现更智能化的家居清洁方案。此外,华为的芯片技术可以提高奥卡机器人的计算能力,优化其清洁算法,提高清洁效率。
(十六)禾川人形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和人机交互方面有一定特色。与华为合作,禾川人形机器人可以借助华为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其人机交互功能。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使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做出更自然、更合适的回应。同时,华为的硬件技术可以为禾川人形机器人提供更稳定的动力和控制支持,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拓展其在娱乐、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参考资料:
20241121-上海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华为、宁德等入局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
本报告仅提供给九方金融研究所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用于市场研究、讨论和交流之目的。
未经九方金融研究所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本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以任何第三方。如需引用、或经同意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九方金融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于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顾问:王德慧(登记编号:A0740621120003),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